作者:邱燕,杜文波,黄文凯,王英民,聂鑫
摘要:海底扩张形成的边缘海盆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前扩张期、同扩张期与后扩张期等阶段。南海中央海盆巨厚的沉积地层大部分是扩张结束之后形成的,尤以东部次海盆地层厚度为最大。因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在该次海盆不同的区域后扩张期发育的地层特征差别较大。这些现象反映海底扩张结束之后所发育的厚层地层中蕴含了大量南海构造演化的信息,因此深入分析该次海盆后扩张期的地层特征与影响因素是南海构造演化研究中不容忽略的环节。利用若干大洋钻孔年代地层资料,在过井剖面上进行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划分层序地层并确定其年代属性,并以此为依据分析讨论了本区的地层特征和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部次海盆北部持续均衡的基底沉降和充足的陆缘物质形成厚度稳定的地层沉积;东部以微板块向马尼拉海沟俯冲为主要影响因素,使不同年代的地层各具特征;中部和西部岩浆活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形成以火山碎屑物质为主的地层沉积;南部因当时的陆坡沉积环境和浊流活动的影响形成具有沉积物波特征的地层沉积。
发文机构: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后扩张期地层特征影响因素合成地震记录与过井剖面东部次海盆南海中央海盆post-spreading periodstrata characteristicsinfluence factorsynthetic seismic record and the multi-seismic profile passing through wellsthe eastern Sub-basinthe Central Basi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736.21[天文地球—海洋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