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2020年第6期169-177,共9页

海底沉积物生物气演化特征及气源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煜,李清,林小云,孔赟,肖七林

摘要:为研究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生物气源的影响因素及演化模式,选择了某海域3个海底沉积物样品进行微生物演化模拟实验。通过改变生气条件,分析不同温度、pH、碳源、碳源浓度、氮源和地层盐度对海底沉积物产甲烷菌生物气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某海域产甲烷菌在55℃时CH4产气量最高;pH为6~8时CH4产气量较高,且pH为10时仍有CH4产出;加入氮源、碳源都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过高的碳源浓度会抑制CH4产气量;地层盐度的变化对CH4产气量影响不明显。根据不同温度微生物演化及产气率可将生物气演化分早期、高峰期和晚期3个阶段;pH为6~8、碳源选取乳糖(双糖)且浓度2.0 mL/L以及蛋白质为主要氮源时明显促进产甲烷菌产气率;按照采样点海域地温梯度及环境条件,认为采样点所在海域海底生物气源岩埋藏深度大约为200~500 m,具有弱碱性、弱径流水动力条件的地区可以作为重点勘查地区。

发文机构: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产甲烷菌产气潜力生物气模拟演化实验海底沉积物methanogengas production potentialbiogassimulation experimentsediment

分类号: P736.4[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