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萍,王厚杰,毕乃双,吴晓,张勇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东部陆架海不同季节的航次观测数据与HYCOM模式数据,分析了HYCOM模式输出的水体温盐数据在中国东部陆架海的适用性,并探讨了中国东部陆架海表底层温盐锋面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细颗粒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陆架海表、底层温度锋(盐度锋)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不考虑冲绳海槽以东的海域),但底层锋面的强度和锋区范围明显大于表层。锋面的位置很好的体现了海区流系的基本格局。表、底层温度锋面基本处于几大水团的交界处,说明表、底层温度锋面的分布与研究区环流和水团配置情况密切相关。而表、底层盐度锋面的分布则与研究区入海径流、沿岸流以及暖流等的分布密切相关。此外,对比锋面与中国东部陆架各泥质沉积区的位置可以发现,研究区温盐锋面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对于泥质沉积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发文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中国东部陆架海锋面时空变化细颗粒沉积物沉积物输运泥质沉积区East China Shelf Seasoceanic fronts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fine-grained sedimentsediment transportationmud patches
分类号: P76[天文地球—海洋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