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2020年第6期121-132,共12页

中国近海新构造活动断裂调查与地震勘探方法

作者:吴德城,侯方辉,祁江豪,朱晓青

摘要:中国近海处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作用的关键区域,新构造运动频繁,活动断裂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浅地层剖面仪测量、单道地震、多道地震和海底地震仪探测(OBS)等海洋地震勘探方法是调查研究海域活动断裂的主要地球物理手段,各自具有不同技术优势和探测功能,在海域活动断裂调查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OBS广角反射/折射深地震探测和长排列多道地震勘探,获得了中国近海的区域深大断裂展布特征,深化了深大断裂形成与演化的深部动力学机理的认识,进而分析了其对活动断裂控制与约束关系。根据活动断裂时代新、埋藏浅的特点,综合利用浅地层剖面仪测量、单道地震和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方法,获得了中国近海海域活动断裂的分布、走向和差异升降等特征,分析了新构造运动的演化规律。本文综述了海洋地震勘探技术方法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及其在海域活动断裂调查中的功能和作用,总结了利用地震勘探技术方法在中国近海新构造活动断裂调查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提出了在未来的海域新构造运动地震调查研究中,应采用多技术方法组合系统调查与研究的思路,着力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探索应用横波地震勘探和海底可控震源等新技术的建议。

发文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活动断裂地震探测新构造海底地震仪综合探测active faultseismic prospectingneotectonic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joint detection

分类号: P714[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