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 · 2020年第2期83-91,共9页

平台运动激励下钢悬链式立管触地点动态分析

作者:尤岩岩,白兴兰,王孟义

摘要:平台运动和管土相互作用是引起钢悬链式立管(Steel Catenary Riser,SCR)触地点动态响应和疲劳损伤的关键因素。基于竖向土抗力-埋深曲线和侧向库伦摩擦双线模型模拟SCR触地区管土作用,并考虑竖向海床刚度的退化,研究平台三维运动激励下SCR触地区的动态响应与疲劳寿命,相对于简单的单向运动激励和仅考虑竖向管土作用,更符合工程实际。计算结果表明:①三维管土作用下,平台垂荡运动对立管触地区的影响最大,纵荡运动次之,横荡的影响最小;②平台三维运动的耦合,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立管触地区的动力响应和疲劳损伤,若仅考虑垂荡运动,结果偏于保守;③非线性海床模型相对于线弹性海床,引起的立管触地区的应力幅值、位移幅值显著增加,虽然贯入位移较小,但土抗力较大,选用线弹性海床的计算误差较大。平台运动和海床强度对SCR触地点动态响应和疲劳损伤的影响较大,因此在SCR响应分析与设计中,准确选择海床模型和平台运动方式,对于预测立管的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发文机构: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 浙江省近海海洋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钢悬链式立管平台运动激励非线性海床触地区动态分析steel catenary riserplatform motion excitationnonlinear seabedtouchdown zonedynamic analysis

分类号: P751[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来源期刊
海洋工程

海洋工程

The Ocean Engineering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