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气象学报 · 2020年第1期12-21,共10页

云微物理参数化对东亚近海热带气旋活动模拟的影响

作者:辅天华,陈海山,曾智华,徐明

摘要:基于CWRF模式(Climate Extension o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 Model)结果,探讨了8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1986—2015年间东亚近海热带气旋的空间分布、频数及强度模拟的影响。结果发现:CWRF模式中各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模拟的热带气旋频数普遍较观测偏少,其模拟的强度相比观测也偏弱;热带气旋的空间分布和频数对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选择较为敏感,而云微物理方案的选择对热带气旋强度的模拟影响不大;Morrison方案和Morrison-a方案模拟的热带气旋空间分布更接近于观测,但对热带气旋频数及强度的年际变化趋势模拟得较差,而GSFCGCE方案的TS评分及强度、频数的相关系数均较其他方案偏高。综合来看,采用GSFCGCE方案模拟热带气旋活动总体最优。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Morrison方案和Thompson方案,考虑气溶胶影响的Thompson-a和Morrison-a方案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对热带气旋频数及空间分布的模拟能力,还对热带气旋频数及强度年际变化趋势的模拟能力也有所提升。

发文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上海市气象学会

关键词:CWRF云微物理参数化模式评估热带气旋CWRFcloud micro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 schememodel evaluationtropical cyclone

分类号: P457.8[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P456.7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