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研究 · 2020年第1期131-146,共16页

制造异国:《隋书》“流求国”记录的解构与重释

作者:陈刚

摘要:引言“流求国”,①最早出现在唐初编撰的《隋书》中。自《隋书》首次以正史外国传的形式记入该国后,经唐、宋、元的历代累积,明以前的古典文献中形成了相对丰富但又论述各异的“流求国”记录。明朝初年,朱元璋以“琉球国”之名诏谕今琉球群岛上的政权,同其建立封贡关系。此后,“琉球国”逐渐成为后来的琉球王国的专称。明清时期,唐、宋、元史籍中的“流求国”记录,多被时人当作琉球王国的早期记录,而琉球王国在编修国史时也将这些记录作为追述自身历史的重要史料来源。近代以来,西方汉学家质疑明清时期的“明以前史籍中的流求=明以后琉球王国”的固有认知,并通过史地考证的方法提出明以前“流求”指台湾岛而非琉球群岛的观点。

发文机构: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关键词:《隋书》古典文献封贡关系修国史史料来源流求琉球群岛琉球王国SuiShuRyukyuEast China Sea

分类号: I20[文学—中国文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