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研究 · 2020年第2期37-61,共25页

13-17世纪东亚的海上贸易世界

作者:万志英,陈博翼(译)

摘要:16世纪之交,葡萄牙海员闯入亚洲海域冒险时,惊讶地发现繁荣的贸易网络横跨从印度到中国的海洋。当时,马六甲(Melaka)——马来半岛上一个小小的伊斯兰苏丹国,连接印度和中国航线的十字路口——是这个海上贸易世界的重要枢纽,因此成为葡萄牙帝国缔造者眼中最贵重的战利品。在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这座城市后不久,抵达该城的托梅·皮雷斯(Tome Pires)写报告给他的赞助人葡萄牙国王,惊呼“人们无法估计马六甲(Malacca)的价值,因为它太广大和有利了。马六甲是一个为商品而设的城市,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的城市都要适宜”①。

发文机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关键词:海上贸易葡萄牙人贸易网络赞助人马来半岛苏丹国马六甲十字路口Port PolityEmporiumEntrepotMaritime East AsiaRyukyuBungo FunaiHoi An

分类号: K93[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