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 2020年第3期19-23,共5页

沁北阳泉区块煤储层孔隙分布对吸附特征的影响

作者:薛园园,邵长奎,刘辰琛,张伟,任志扬,郑娇娇

摘要:为了研究沁水盆地北部阳泉区块15~#煤储层的孔隙分布规律及其对吸附特征的影响,对干燥煤样分别进行扫描电镜实验、压汞实验以及等温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阳泉区块15~#煤储层显微组分以各类镜质体为主,次为片状和粒状惰质体和壳质体及矿物质颗粒。孔隙较发育,次为裂隙,孔隙多呈条带状分布连通性好,且以过渡孔为主,孔容比达50.66%,这增大了煤的表面积。这些因素都为煤层气赋存提供了空间,使煤储层吸附甲烷能力增强。大孔、中孔发育也较好,既有利于煤层气的赋存又利于其在煤储层中的渗流。

发文机构: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沁水盆地阳泉区块煤储层孔隙特征吸附特征Qinshui basinYangquan blockcoal reservoirsporosity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E12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