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气象 · 2020年第4期39-41,共3页

大兴安岭地区冬季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作者:许丽玲,沈月钊,韩凤岐,王振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Micaps数值预报及中央气象台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8年12月4-5日大兴安岭地区出现区域性强寒潮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自1997年以来冬季爆发最强寒潮天气过程,主要是寒潮前回暖,大兴安岭地区出现弱降水,降水过后,大规模强冷空气从新地岛至俄罗斯欧洲地区,冷空气进入寒潮关键区,沿西北锋区向东南移动,入侵大兴安岭,并产生强寒潮天气。大兴安岭地区有47个自动站24 h最低气温降温幅度超过10℃以上,其中漠河最大降温幅度为20.7℃;48 h大兴安岭地区所有测站,最低气温降幅都超过8℃以上,漠河最大降温幅度为23.7℃,此次寒潮过程,降温剧烈、降温幅度大。

发文机构:漠河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关键词:寒潮冷涡冷中心

分类号: P458.122[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