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震科学 · 2021年第1期56-63,共8页

利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分析鲁中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

作者:孙强,郑建常,王鹏

摘要:利用双差定位法对鲁中地区2008年3月15日至2019年8月23日发生的1402个地震进行重定位,获得了820个地震的精确位置,重定位后地震位置空间误差显著减小;采用重定位地震的5048个P(Pn)波初动符号,运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计算了鲁中地区0.25°×0.25°网格的构造应力场,结果显示:P轴总体上倾角较小且方向上呈现逆时针旋转特性,从研究区北部的NWW-SEE向往南逐渐变为NEE-SWW向;而T轴方位由北往南从NNESSW逐渐过渡到NNW-SSE,并有部分区域T轴方位一致性较差且倾角较大;最后分别对研究区内济阳坳陷、鲁西隆起、郯庐断裂带的应力场特征进行了分析。

发文机构:淄博市应急管理局 山东省地震局 东营市地震监测中心

关键词:综合震源机制解构造应力场济阳坳陷鲁西隆起郯庐断裂带composite focal mechanismtectonic stress fieldJiyang Depressionwestern Shandong RiseTan-Lu fault zone

分类号: P315.12[天文地球—地震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