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论文
  • 09月03日

    我来自大海——一个有孔虫的故事

    我的'毛遂自荐'我出生在一片宁静、蔚蓝的大海,在这里我有很多兄弟姐妹,虽然彼此之间身体外貌相差很大,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有孔虫。这是人类给我们取的名字,因为我们的部分身体(细胞质)可以通过房子(...

  • 09月03日

    北美洲规模最大的恐龙足迹遗址之一:恐龙州立公园散记

    在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最长的河流是全长653千米的康涅狄格河。它大致从北向南流淌,入海前流经的最后两州为马萨诸塞州和康涅狄格州。康涅狄格州州府哈特福德就坐落在康涅狄格河畔。1966年,人们在哈特...

  • 09月02日

    泗洪搜寻

    2019年8月20日的凌晨北京下起了小雨,到天亮时丝毫没有减弱,反而时断时续地加强起来。已经到了夏天的末尾,降雨正在将暑热一点点地赶走。雨势并没有影响我们的计划,甚至还有些欣喜,因为可以为旅途带来清凉...

  • 09月02日

    我们的“祖先”

    作为最早的古人类家族成员之一,周口店直立人(俗称北京猿人)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人是由古猿演化而来这样一个今天为人熟知的理论。不幸的是,绝大多数的周口店直立人化石在二战中丢失,如今保存下来的仅有在1...

  • 09月01日

    荐书:《恐龙之前的世界:两亿年前中国北方的陆生四足动物》

    2020年8月,《恐龙之前的世界:两亿年前中国北方的陆生四足动物》正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倾注了李锦玲老师的大量心血,占据她近两年来的大多数工作时间。这本书初衷是"将生存于两亿多年前的四足动物介绍...

  • 09月01日

    生命的历程系列讲座(十四) 三叠纪生物复苏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灭绝事件,它重创和毁坏了古生代生态系统,打破了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的相对平衡,中断了生物演化的连续进程,使得生物多样性大幅下降,极大地弱化了旧生物屏障,并迎来了中生代新...

  • 08月31日

    家乡考古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行山西侧,汾河东畔。因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休逝于此而得名。介休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

  • 08月31日

    偶蹄类的牙齿化石

    20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在周口店一带发现了古哺乳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当时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和协和医学院解剖系主任步达生便在一起酝酿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新生代研究室"。这个机构就是现在的中...

  • 08月30日

    鼠年再谈鼠--《化石》中的“鼠”知识(三)

    连续两期汇编了《化石》里解密过的远古"鼠辈",本期介绍一些我们杂志中讲过的现生啮齿类的有趣故事。"鼠族"之盛,无奇不有两轮地支前的1996年,彭学彦在当时《化石》第二期上《谈鼠》,从鼠害说起,而后在谈...

  • 08月30日

    当研究大象吃什么时,我们究竟在研究什么?

    作为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体型最庞大的食草动物,成年的大象平均每天要摄入将近200公斤的植物。足见食物对大象的重要意义。象属于哺乳动物纲长鼻目,曾经在漫长的地质时代主导着地球的陆地生态系统,但是和其他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