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
  • 05月18日

    平原湖区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趋势研究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民生活的场所和生产的基地,其建设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搞好农村居民点建设,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05月18日

    精神产品的商品二因素与脑力劳动二重性

    价值理论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说明一种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合理性及正义性.揭示科学技术等精神产品的商品二因素和脑力劳动二重性,有利于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可以清楚地展示当代各种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各...

  • 05月17日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状况的研究

    在实地调查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在经济不同发展区域的特点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则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和政策的设想....

  • 05月17日

    论耕地资源危机及防范对策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文章分析了我国耕地资源的危机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后果,提出了解决耕地资源危机的相应对策....

  • 05月16日

    农户短期农业生产投资的特征与效益评价

    文章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户短期农业生产投资的特征,介绍了短期农业生产投资的效益评价方法,讨论了农户短期农业生产投资效益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05月16日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这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本文借助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等资料,测算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状况...

  • 05月15日

    从国际玉米市场态势看中国玉米经济发展策略

    玉米在全球粮食市场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玉米市场的供求变化,研究了主要玉米进出口国特别是美国的玉米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玉米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 05月15日

    关于我国专项粮食储备规模的定量研究

    文章分析了影响粮食储备规模的三个主要因素,即安全界限,经济界限,资源界限,并且运用世界粮农组织的标准,最高粮食减产量和波动指数法等方法对专项粮食储备规模进行了测算;通过比较,认为波动指数控制在2%的范...

  • 05月14日

    由“两田制”过渡到家庭农场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三农”问题引发的思考

    长期困扰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零碎分散的小生产经营模式,它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生产效益降低,农民收入减少,农村购买力低落,进而制约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主要的还是要靠深化农村改...

  • 05月14日

    长江流域酸雨危害及对策分析

    在简要介绍了酸雨的成分及我国酸雨的成因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长江流域酸雨的现状及其对森林、农作物、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通过植物的自净作用等方法防治酸雨、解决长江流域严重的酸雨危害的初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