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地质 · 2004年第1期 1-5,共5页

小秦岭-熊耳山金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的耦合

作者:卢欣祥,尉向东,于在平,王义天,薛良伟,叶安旺,索天元,晋建平

摘要:小秦岭-熊耳山地区是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金属元素高度富集,在长不足200km的矿带内,集中产出100多个大中小型金矿床(点)和10余个特大、中、小型钼矿床;成矿金属元素组合既有单一金矿床、铝矿床,也有铝-金-多金属矿床。金的矿床类型有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及斑岩.爆破角砾岩型和砂金矿床等。金的成矿流体为临界-超临界地幔流体,成矿物质具深源性。成矿时代主要为中生代,印支期是成矿的开始与先导,燕山期叠加其上,构成一个完整的中生代成矿旋回。金成矿作用受秦岭造山带印支期构造作用的制约,在前沿挤压,后缘滞后拉张的构造耦合作用动力学背景下产出。成矿与岩石圈拆沉作用及地幔流体上涌有关。

发文机构: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西北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河南省灵宝市地矿局

关键词:金矿成矿特征地幔流体拆沉作用区域构造耦合gold depositmineralization featuremantle fluiddelaminationXiaoqinlingXiong'ershan

分类号: P618.51[天文地球—矿床学][天文地球—地质学]P611[天文地球—矿床学][天文地球—地质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