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理论与实践 · 2018年第8期47-50,共4页

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困境与出路——仅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考量

作者:邹开亮,刘佳明

摘要:大数据“杀熟”的本质是经营者基于数据信息分析技术而实现的“一级价格歧视”,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对于大数据“杀熟”行为,我国《消法》的个人信息保护、明码标价、反悔权以及损害赔偿等制度均陷入规制困境。以“相对控制”理念明确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利体系、以“场景理论”拓展消费者知情权的时代外延、以“消极欺诈”规则弥补消费者反悔权制度的适用局限、以“倾斜保护”原则严格经营者的损害赔偿责任,是《消法》有效规制大数据“杀熟”行为的必由之路。

发文机构: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大数据杀熟消费者权益价格歧视价格欺诈Big data " affinity "Consummation rightPrice discriminationPrice fraud

分类号: D923.8[政治法律—民商法学][政治法律—法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