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报 · 2020年第4期394-403,共10页

黔西北五指山地区铅锌矿床研究新进展:成矿带归属的启示

作者:韦晨,叶霖,黄智龙,胡宇思,王浩宇,张嘉玮

摘要:黔西北成矿区为川滇黔接壤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该地区以往未见有大型以上铅锌矿的报道。近些年来,贵州科技工作者在五指山地区取得重大的找矿突破,发现多个大中型铅锌矿床,提交铅锌金属资源量超过250万吨。为了使地质工作者更好地认识该矿田铅锌矿成矿作用,并为研究区及邻区找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系统总结五指山地区铅锌矿近些年的研究进展,并与川滇黔与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从地质、地球化学以及成矿时代进行对比,尝试探讨五指山地区铅锌矿成矿带归属。地质和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五指山地区的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基底,水岩反应作用致使围岩贡献了少量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主要为低温、中高盐度的卤水,可能混入少量的地层水,矿床成因类型属于MVT型铅锌矿床。年代学数据揭示,五指山地区铅锌矿成矿时代为(458.2±2.9) Ma,可能与武夷—云开陆内造山事件有关,暗示湘西—黔东地区同时代的铅锌成矿作用可能延伸到该地区。通过系统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对比发现,五指山矿田内铅锌矿床与川滇黔接壤地区典型的铅锌矿床存在差异明显,而与湘西—黔东铅锌成矿带内典型矿床相似,故暂将其划分到该成矿带。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川滇黔地区铅锌成矿作用成矿物质及流体来源成矿时代矿床成因The Sichuan-Yunnan-Guizhou districtPb-Zn mineralizationsources of metals and ore-forming fluidage of mineralizationore genesis

分类号: P571[天文地球—矿物学]P618.4[天文地球—地质学]

来源期刊
矿物学报

矿物学报

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