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报 · 2020年第6期723-733,共11页

高黏土含量沉积岩古环境指标适用性讨论

作者:杨季华,罗重光,杜胜江,于文修,杨洋,温汉捷

摘要:黏土矿物普遍具有吸附的特性,构成指示沉积古环境指标的微量元素很可能受黏土矿物吸附产生富集,对指标的指示精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微量元素在矿物脱硅演化过程中的富集情况,以判断黏土矿物对各元素吸附(或类质同象)富集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黏土矿物的吸附(或类质同象)作用会对一些元素(V、Cr、Th、Li、Sr、Ga、B)产生较强的富集(脱硅演化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富集峰),导致其构成的指标出现指示意义不一致的情况;而黏土矿物的吸附(或类质同象)作用对另一些元素(Ni、Co、U、Ce、Pr、Nd)产生的富集作用较弱(脱硅演化过程中产生的富集峰不明显),由其构成的指标指示意义较一致,因此判断由富集程度低的元素构成的古环境指标具有较准确的指示意义。这一结论较好地运用到了黔中地区黏土岩剖面的古环境重建中。因此,对含有较多黏土矿物的沉积岩进行古环境重建时,使用微量元素指标时应慎重,须注意黏土矿物吸附(或类质同象)富集作用对微量元素指标的影响。本文通过讨论,推荐使用Ni/Co指标指示氧化还原及沉积环境封闭开放情况,指标δU和Ceanom指示意义可对Ni/Co指示意义进行对比参考;Ni指示古盐度变化情况。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关键词:黏土矿物富集微量元素古环境指标Clay mineralsenrichmenttrace elementspaleoenvironmentindex

分类号: P579[天文地球—矿物学]P59[天文地球—地质学]

来源期刊
矿物学报

矿物学报

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