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荷仙,雷梦宇,吴亚玲
摘要:在传统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中,花木香气作为虚景,可填补客观物质空间中的结构性空白,并且对于空间塑造和促进空间感知具有重要作用。梅花作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其香清冷、雅逸、幽微,在园林中应用广泛,构景形式多样,为园林景境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宋代的理学思想和对隐逸文化的推崇,对于梅花的审美意趣也突破了浅层次的花容欣赏,而上升到比德的层面,文人雅士借梅花以抒情言志,并以梅景点缀日常生活,使其香景更具有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审美意义。以张镃所撰《梅品》中"花宜称"所列的二十六条审美标准为出发点,通过梳理古代相关园记和记载赏梅花事的文人诗词、小品、散文等,从物象层面分析不同园林要素与梅花的相互映衬关系,以丰富梅花构景的层次与文化深度;从天象层面阐述不同环境下梅景的视觉状态和其香景的氛围特征,丰富品梅的感官体验层次;从物我交融的层面总结文人生活与梅花相关的雅事,以此探析主体文化意识融入营造的"有我之境"。本文由景至境,层层推进,意在丰富和传承梅花文化,完善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香景营造理论,增加传统植物构景的人文内涵。
发文机构: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 宁波植物园
关键词:《梅品》“花宜称”梅花香景香境氛围On Plum Blossom“Flower Preferences”plum blossomaroma landscapearoma realmatmosphere
分类号: G63[文化科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