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论文
  • 08月19日

    中国先秦时期的素食观

    中国先秦时期形成了农业文明时代素食观的基本思想形态,其中有较为明确观点的主要有儒家、道家和墨家。儒家的素食观念不甚清晰,但也为维护社会秩序建立了因礼而设的素食制度,并开始把仁爱理念拓展到饮食文化中,总...

  • 08月19日

    后疫情时代当代外国生态文学研究新拓展——2020“环境与人文”高层论坛综述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再一次提升到新的高度,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目标,并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战略谋划,充分体现了党对人与自...

  • 08月18日

    生命共同体视域下的动物伦理

    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当前亟须破解的生态难题,着眼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新高度而提出的伟大思想体系。生命共同体思想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态自然观、整体系统的生态治理观、科...

  • 08月18日

    结果导向型的政府环境责任建构

    我国环境治理从数量过程型管控阶段进入质量改善为目标的结果导向型的环境治理阶段,政府环境责任制度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政府环境责任存在诸多问题:政府环境责任理论体系不成熟;注重政府积极性的环境责任而忽视政...

  • 08月17日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践行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包含着基础理论、现实需求、实践路径三个维度,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展开论述。马克思提出了“现实的个人”的核心概念,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起点和前提,现实的人和物的关...

  • 08月17日

    “看”的技术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

    “看”的技术生态位不仅指它在社会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更意味着它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或所起的作用。人是“看”的主体,“看”是人类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看”的技术则是强化这一方式的重要工...

  • 08月16日

    美国国家步道对我国国家公园步道建设的启示

    徒步作为一项传统的户外游憩运动,早在几十年前就在发达国家中流行,目前已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规划并建设国家步道和国家公园的国家,其步道的建设有许多可借鉴之处。我国国家公园有着丰富的自然...

  • 08月16日

    《吹小号的天鹅》中的跨物种伦理关系

    在越来越多的生态和环境危机逐渐显现的人类世时代,如何处理人与非人物种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与梭罗一样具有生态伦理情怀的美国作家——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对此进行了探讨。他的《...

  • 08月15日

    生态批评作为文学活动对于人的诗意生存

    生态存在必然诗意地寻归生命有机性的运演节律。对人来说,或者对人的生存来说,生态对文学、文学对生态,都依生态存在而动,都是人的生命活动状态使然。生命有机性既是人的自然之身及感性生命的基础,又有机呈现人的...

  • 08月15日

    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智慧

    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统领。中国古代哲学生态智慧是中国哲学的精华。关于宇宙和人生,它有深刻睿智的论述。《周易》“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生态哲学,儒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