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年第1期52-63,共12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集体经营机制:类型与比较——基于村庄治理能力的视角

作者:杜鹏

摘要:经营性是集体的实践内核,反映了集体的能动性和适应性。基于“统分结合”与“政经合一”的实践属性及其要素配置,经营性集体的实践形态大致可划分为福利化集体、公司化集体、动员性集体和服务性集体等四种理想类型。集体经营的能动性实践再生产了集体的治理结构,从而突破了集体土地制度的产权界定。对四种经营类型的比较分析发现,经济导向的集体经营模式可能消解农民与集体的政治关联,强化农民与集体的对立,导致集体经营的“经济陷阱”,抑制了村庄治理能力。政治导向的集体经营则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实践面向,从而免于陷入集体经济资源本身的竞争和分配,促进了村庄治理能力的持续生成。可见,村庄治理能力并不能简单还原为集体经济资源的多少。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集体经营不应局限于发展集体经济的层次,还应着眼于激发集体的政治活力,以村社集体的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发文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集体经营乡村振兴类型比较集体经济治理能力Collective OperationRural RevitalizationType ComparisonCollective EconomyGovernance Capabilities

分类号: C912.82[经济管理]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