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年第1期42-51,共10页

乡村弹性化治理:一个概念性框架及其三重维度——基于“国家-社会”关系历史演进的考量

作者:孙强强,李华胤

摘要:“国家-社会”关系是理解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分析框架,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经历了“弱国家-强社会”的简约治理、“强国家-弱社会”的全能治理和“强国家-较弱社会”威权治理的变迁。其主要特征是国家权力逐渐增强,乡村社会权威逐渐衰弱;国家精英话语主导,乡村大众话语式微;国家正式制度逐渐完善,乡村非正式制度边缘化,导致国家和乡村社会关系呈现周期性矛盾和冲突。为突破传统国家和社会二元对立关系,构建国家和乡村社会共同发展、彼此合作的新型模式,尝试提出乡村弹性化治理,并基于权力、话语和制度三个维度阐释乡村弹性化治理的内涵。同时从国家基础性权力的弹性建设、家户公共话语体系的构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耦合三方面探索如何实现乡村弹性化治理,进而为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提供一种选择。

发文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弹性化治理国家-社会基础性权力公共话语体系非正式制度Flexible GovernanceState-SocietyBasic PowerPublic Discourse SystemInformal System

分类号: C912.82[经济管理]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