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年第3期 317-319,共3页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红字》解读

作者:左金梅,赵腾腾

摘要:隐喻一直是认知语言学关注的焦点。隐喻不仅仅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认知模式,是人类思维的元认知,是自然的揭示者。基本概念隐喻是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基础,一般通过拓展对应关系、增加细节描述、整合多个隐喻和质疑常规隐喻四种途径展开。霍桑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其代表作《红字》通篇充满了象征和隐喻性语言,对表达人物抽象的内心世界和加深作品主题有深刻意义。本文借用基本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的角度阐析《红字》中新奇独特的隐喻性语言,以揭开霍桑式语言的神秘面纱,系统完整地解读《红字》。

发文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红字》阳光森林

分类号: I109[文学—世界文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