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
  • 05月22日

    “包容性增长”的路径浅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深化,仅仅依靠经济的增长是不能解决沉积已久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方式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路径进行研究分...

  • 05月22日

    适度调控财政支出规模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问题分析

    财政支出的规模趋势虽然是在逐年增长,但是更应注重其适度性,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提高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财政支出,将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中,...

  • 05月21日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确保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提高、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政策法规、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和制度管理等...

  • 05月21日

    从“单一”到“包容”:中国经济成长理念的传承与超越

    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倡导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关于什么是包容性增长,它与我国以往经济成长理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特别是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如...

  • 05月20日

    农民视角下惠农政策的分类探析

    本文基于对全国31个省246个村庄3656个农户的调研,从农民的视角看惠农政策,并通过分类探讨惠农政策可知,从时间轴看,当前惠农政策已经进入了后期转型阶段,即在保证前期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重点实现后期农...

  • 05月20日

    农村生活环境变迁与广东花卉产业发展——基于被调查对象生活环境的分析

    将调查数据以生活环境特征进行匹配分析,发现:广东农村民间潜藏着丰富的非物质层面的花文化,较少看重物质层面的花文化,城镇生活环境将引起对非物质层面花文化的淡漠但将促进花卉的销售。建议开发广东农村民间花文...

  • 05月19日

    13—14世纪西亚蒙古人与元朝的文化交流初探

    13—14世纪西亚的蒙古人与元朝的文化交流是中外交流史上的一次高峰。这一时期双方在天文历法、医药、军事技术、艺术、历史与语言等方面的交往,成效卓著。政治上的统一、双方和平友好的关系、便利的交通以及蒙古...

  • 05月19日

    殖民统治时期外来文化对大连的影响

    大连地区在古代属辽东地界,虽地处祖国东北边陲,但一直以来与中原地区在经贸、文化方面往来密切,尤其是文化渊源深厚。华夏文明之光很早就照射到大连这片土地之上。大连虽地处东北地区,文化上却有别于东三省其他地...

  • 05月18日

    北宋三司使渊源初探

    北宋三司使总管一国之财政,是最高财政长官。宋初沿旧制,三司总理财政,成为仅次于中书、枢密院的重要机构号称“计省”,三司的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关于三司的来源,学界一般认为起源于...

  • 05月18日

    统万城兴衰

    统万城是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都城,距今有近1600年的历史。它于公元413年兴建,历经十余个朝代而最终走向衰微,掩埋在沙漠之中。统万城是民族文化交融的典范象征,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