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
  • 12月22日

    体验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及其促进策略

    文章对体验经济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指出体验与服务的联系与区别。从供需的角度,说明了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层次的升级,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的作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加和体验消费...

  • 12月22日

    现代服务型政府建设:动因、限度及路径选择

    党的十七大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分析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背景,并阐释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动因及限度,探讨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 12月21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索义

    较为系统地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产生的历程,指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理解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认为只有在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才能更好地应用...

  • 12月21日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的地位及其机制探析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是增强人们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途径,本文从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的内涵及特点出发,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探讨了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的基本机制,以期促进社...

  • 12月20日

    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共产党宣言》的根本旨趣

    《共产党宣言》从现实的无产阶级斗争现实出发,用彻底的历史唯物史观科学地认识世界,形成了的解释世界的历史观,实现了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它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高度上剖析社会结构中经济的基础地位与政治...

  • 12月20日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下遭遇的困境及路径探索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传播机制下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遭遇的困境并进行路径探索是一个新颖的方向。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和举例论证等方法,以传播机制为切入点,分析了当...

  • 12月19日

    政治现代化视阈下的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预防

    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现代化推进的速率大大加快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列车强势驶入了黄金的“发展机遇期”的同时也在逐步陷入了“矛盾凸显期”的沼泽和泥潭。与此同时,群体性事件的生发呈愈演愈烈...

  • 12月19日

    关于农民工尊严的思考

    农民工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们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们的尊严没有得到应有的维护,他们仍然是城市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如何让农民工抬起尊严的头颅,不...

  • 12月18日

    志愿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的研究

    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个新兴的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正悄然地发展与壮大。他们身体力行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一种良知和社会责任,一种大爱和奉献精神,一种无畏而高尚的社会实践...

  • 12月18日

    发展伦理视域下新区建设中的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以广西桂林市临桂新区为例

    发展伦理强调发展应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统一原则,新区建设中,政府应在发展伦理的指导下,加强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建设,通过完善环境立法,提高现行法律的可操作性,严格执法;建立环境保护指标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