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地膜覆盖技术从日本引进我国,为我国农业带来了一场"白色革命",极大地提高了部分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在我国北方旱作区,地膜覆盖技术更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能使农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为...
山西省永济市现有农机大户165个,农机合作社70家,合作社社员680人,入社的机具到达420台。调查组走访永济市的农机大户,发现农机大户们存在五个方面的困惑。一是玉米、小麦农机具数量趋于饱和。走访调查...
"一高三新"模式是指高效种植,组装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实现农作物较为固定茬口衔接的种植模式。效益指标包括大宗粮棉油农作物每亩年产值在3000元以上、每亩纯收入1000元以上,蔬菜和果茶等经济作...
农村调查研究是"三农"工作者把握农村变化动态,了解农民诉求和需要,探寻农业农村发展规律,提高农业农村工作水平的前提和保证。农村固定观察是农村调查的重要方式,是通过抽样等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调查样本,进行...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自1985年正式运行发展至今,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共有360个调查村、2.3万个记账农(牧)户,形成了集常规调查、专项调查和热点监测于一体的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体系。...
在当前我国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保险已成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和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引擎。为充分发挥保险作用,推进"三农"事业加快发展,有两点想法和建议。第一,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的定位,把农业...
我们多年一直在探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如何支持农业现代化。在做好传统的粮棉油的基础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工作。一是积极支持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二是积极...
云南省安宁市创新环境保护执法模式,不断强化环保监管全覆盖,通过有效措施改善区域环境质量。(11月22日《云南日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工作,监督管理是重要的一环。...
"农业数字沙盘",即多维信息空间农业规划应用平台,为农业规划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个平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空间农业规划方法与应用团队"构建,首次在农业区域规划中引入"多维信息论",...
福建农村固定观察点于1986年正式设立,又分别于1994年、2009年率先探索建立了市级、省级地方观察点,形成了国家和地方相互衔接补充的农村长期固定跟踪调查体系。多年来,福建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和基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