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问题 · 2008年第9期9-15,共7页

农地细碎化的缘由与效应——历史视角下的经济学解释

作者:叶春辉,许庆,徐志刚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与农地细碎化相关的国内外的历史学和社会学的文献的梳理,发现农地细碎化的存在与土地的私有或者公有没有任何关系;它的产生和中国极高的人地比例、传统的诸子均分财产制度以及投资性质的不在地地主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农地细碎化的存在还受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直接影响。通过对相关经济学文献的整理,证实了农地细碎化的存在阻碍了农业生产规模效益的提高,降低了农户收入水平,浪费了农村劳动力;但是农地细碎化也有正面效用,如提高了农户收入水平、缩小了农民间的收入不平等。

发文机构: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系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农地细碎化人地比例诸子均分制经营方式效用

分类号: F271[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国民经济]F321.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