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立军,褚庆全,胡志全,吴永常
摘要:本文结合农业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形势,以基于GIS的中国耕作制度分区为基础,系统分析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作物生产的区域变化,为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农业区域布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即各主要粮食作物的区域变化趋势为:水稻主要产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和华南区,虽然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而且在作物总播种面积中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分别占各区总播种面积的60%-70%,作为首要产区的长江中下游区的区位生产系数有所下降,东南区和华南区的区位系数呈上升趋势;小麦主产区黄淮海区和西北区在作物总播种面积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50%左右,尤其黄淮海区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区位系数2000年上升为1.061 6;玉米的主要产区为东北区和黄淮海区,东北区的玉米播种面积略有下降,但在该区播种面积比例仍然最大,占总播种面积的40%左右,东北区和黄淮海区的玉米产量在全国占绝对的优势地位,但两区的玉米生产区位系数有下降的趋势;大豆也以东北区为主要产区,播种面积比例最大,2000年占总播种面积30%,该区大豆总产量也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区位生产系数略有下降.
发文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区划所
关键词:粮食作物区域布局区位生产系数cereal cropsregional distributionRegional Productivity Index(RPI)
分类号: F304.5[经济管理—产业经济]F307.1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