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相互保险公司为核心、商业再保险为辅助、政策扶持和法制建设为基础的农村互助保障制度比较优势相当明显.制度呈现的非赢利社会性特质超越了商业保险的经济效益目标;非公共物品经济性特质缓解了政府社会保险的财政...
农会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本文探讨了新农会应该具有的特征,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分析了建立农会对农村发展的意义,认为政府部门要发挥引导、宣传和服务的作用,为农会的建...
本研究采取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比较国内外先进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上,研究以建设世界级大城市为目标的上海郊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上海郊区科技兴农的思...
洞庭湖区经济社会要可持续发展,退田还湖是客观要求,实质内涵之一就是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本文概述了湖区自然、经济社会概况;湖区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但着重论述了湖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应立足资源优势、产业...
论述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气候带、种植制度、作物生产、作物生长发育、土壤水分、病虫害、气候灾害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因应气候变暖的对策....
生物技术在农业上最大的成果就是转基因作物,本文从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几个问题出发,通过对转基因作物的利用价值及其安全性的分析,认为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对可持续发展及...
本文在分析生态型都市农业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剖析了重庆市发展生态型都市农业的内外驱动力,对重庆市目前和将来发展生态型都市农业提出了一些可行模式和发展思路.作为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最大最重要的经济...
通过对高原沟壑区长武王东沟小流域农户的实地调查,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差异作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收入水平越高,园地比例越大,耕地比例越小;在单位面积园地上的投入量表现为高收入户>低收入户>...
农业现代化是动态的不断采用最新技术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是当代农业信息化的最重要的内容.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是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农业信息传输业、农业信息应用服务业及信息设备和载体制造业.加快农业信息化建...
根据1986年、1996年土地资源调查或土地详查资料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析了长武试区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及其变化的幅度和趋势.利用1988年汛期5-10月降雨资料,分别计算了1986、1996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