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反哺农业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寻求社会公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城乡经济的交流和渗透是双向的,弱化城市与农村中的任何一方面不仅不能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财政转移支付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主通道。通过构建农村公共...
本文通过对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淮海流域和东北三省各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和粮食单产1980-2003年间变化态势及粮食生产的相关因素相关性等方面研究,揭示了各区域20多年...
应用H.T.Odum能值理论对呼伦贝尔典型牧区-陈巴尔虎旗(简称陈旗)1982—1985年及1991—2002年能值投入及产出、种植业系统能值变化、畜牧业系统能值变化及主要能值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
在认真分析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特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水利现代化目标要求,经过科学论证,提出了西部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生命之水,实现水与经济、社会...
从单茎水平上探讨了25个水稻两系杂交组合灌浆期、茎鞘干物质运转和籽粒灌浆的动态变化特性,分析了两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叶、茎鞘物质运转、籽粒千粒重、单茎籽粒总灌浆量的动态变化存在因组合不同而异的特点...
本文在调查研究广东农业观光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湛江南亚热带农业观光带建设的发展方针、模式和重点,就项目选择与布局、宣传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实施措施。...
价格形成机制在自然资源集约利用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以水资源为例,阐述价格形成机制对自然资源集约利用的作用机理,分析我国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探讨我国合理水价形成区间的基础上,...
利用河北省连续两年的氮肥试验数据结果和相关资料,对数字化玉米种植系统在玉米主产区河北的适应性进行了验证(尤其是氮肥模块)。结果表明:模型对玉米主要生育期的模拟结果与大田实际符合性比较好,相对误差在5%...
本文在阐明农村公共服务变革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变革的现实条件。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变革的本质是实现从政府选择向农民选择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的转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变革既面临...
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与中国生态学会发起并主办的“第一届亚热带区域持续农业国际学术研讨会”。干2005年11月23—25日在湖南长沙紫东阁华天大酒店胜利召开;会议得到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