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论文
  • 12月17日

    科学数据库与信息技术第八届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由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办公室主办、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承办的“科学数据库与信息技术第八届学术研讨会暨科学数据库建设20年庆典”10月16日至21日在长沙召开,来自科学数据库建设第一线的120...

  • 12月17日

    贵阳地化所刘丛强所长考察环江喀斯特站

    2006年10月28日,为加强喀斯特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刘丛强所长一行四人到访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

  • 12月16日

    “十五”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2020年预测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3—2005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C-D生产函数的增长速度测算模型,测定我国“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5.68%,预计到2020年可望达到64%以上,并从科技...

  • 12月16日

    基于数据包络法(DEA)的中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本文采用DEA方法,对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1995-2004年来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的趋势、原因及提高西部农业生产效率的途径。...

  • 12月15日

    福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政策思考

    福建省面临资源不足等制约农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存在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生态、政策环境等优势。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自然生态、政策环境等优势与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循...

  • 12月15日

    甘肃河西地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农业生产自身循环规律和农业产业化内在循环特性角度,构建循环型农业的理论模型;强调循环型农业是解决甘肃河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之一;并提出河西地区发展...

  • 12月14日

    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成效、基本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的内涵就是脱贫致富,基本精神是“勤勉、自助与协作”,引申意义就是通过教育,培养、激发国民进取、向上的精神。提高国民整体素质。韩国的“新村运动”始于1970年代初.自开展运动以来,在农村取得...

  • 12月14日

    第四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金秋十月,小阳春日,秋高气爽,丹桂飘香。10月12—13日,由中国生态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省生态学会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

  • 12月13日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年扩版增幅

    ...

  • 12月13日

    农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战略

    本文概述了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含义,认为农民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战略和主导力量,并从生产方式、农民增收、农民素质、村镇建设、村民自治方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