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论文
  • 12月02日

    基于GIS的区域性耕地预警信息系统设计

    耕地预警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针对耕地预警中需要解决的如何实现耕地质量和耕地数量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预警问题,文章提出建立基于GIS的耕地预警信息系统,印以GIS为平台。融入预测模型和专家系统,通...

  • 12月02日

    对耕地占补动态平衡的经济学反思——兼论建立耕地占用权交易

    本文首先对现行的耕地占补动态平衡政策进行了经济学反思,指出其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区域差异性、耕地开发潜力大的省份开发耕地激励机制不足及缺乏对耕地保有量外部性的考虑等三个缺陷。然后,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提出了...

  • 12月01日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推拉效应”分析

    本文分析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指出要实现片面工业化向工农业协调转变。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的方法,测算中国农业与工业的适应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发展对工业增长的“推动效应”大干工业增长对农业发展的“拉动...

  • 12月01日

    我国“三农”问题的发展趋势与战略对策

    本文认为:我国的农业仍然是小农经济,目前41.76%的城市化率只是一个名义数据;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农村人,他们的思想、文化篝形成的基础不同,具有明显的离农、离乡、进城的趋势,农民队伍将萎缩;今后2...

  • 11月30日

    广义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农业现代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本文以广义农业现代化为视角,提出了广义农业现代化的“三组成论”、“三目标论”和“三动力论”;研究了广义农业现代化进...

  • 11月30日

    新农村建设推进智力反哺战略初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针对农村人才匮乏现状,...

  • 11月29日

    从城市设计角度谈乡村本土环境特色的维育

    本文针对乡村建设中本土环境特色流失的现象,提出了乡村规划中融入“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能性。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乡村本土环境特色的构成及其运作机制,同时建立了从认识到强化再到保障的...

  • 11月29日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战略思考——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于缓解用地矛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重要作用入手,以湖...

  • 11月28日

    东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和主要对策——以江苏、陕西两省为例

    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异更大程度上是由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本文以陕西省和江苏省为例,从历史、市场主体、资本、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制度等多角度,对比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县域...

  • 11月28日

    中国江南农村居住空间结构模式分析

    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当中,农村规划、旧村改造已成为当今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大量调查、分析,提出目前农村规划中农村居住空间结构的几种典型模式,并分析了这几种空间结构模式形成的原因和规律,提出村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