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2日

随着科学方法的发展,我们是否应该放弃吠檀多?

科学的方法:

  1. 收集观察数据。
  2. 假设
  3. 实验
  4. 观察结果——修改和调整假设。

这适用于客观、可观察和可量化的物理学世界。

内在的、个人的、主观的意识领域呢——同样的模型是否适用?

形而上学家会争辩说是的。

  1. 我们观察人类的心理和行为。
  2. 我们得出理论结论并提出假设和辩证法
  3. 我们通过沉思、冥想和实践进行实验,当然还有对其他理论的讨论和反驳。
  4. 我们观察并体验证实或否定原始假设的结果
  5. 如果遇到缺陷,我们调整假设并重复。

一种方法适用于物理世界,另一种适用于主观意识——为什么会有冲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