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进展论文
  • 08月18日

    金沙本底站空气质量与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利用华中区域代表性站点金沙国家大气本底站2007—2018年的PM_(2.5)、PM_(10)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2019年3月—2019年6月反应性气体数据,对华中区域空气质量进行整体评价,并分析了...

  • 08月17日

    世界气象组织“气象环境与COVID-19”会议专家组介绍(Ⅰ)

    世界气象组织(WMO)参与策划和组织的“气象环境与COVID-19”会议,2020年8月在线召开,这次会议专家组的15位成员中,代表WMO的首席科学家、以及代表WMO和WHO(国际卫生组织)的两位专家...

  • 08月17日

    通量观测:认识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重要桥梁

    阐述了通量观测系统在天气、气候、生态、环境等领域涉及到不同圈层相互机理研究中的重要性;介绍了陆面通量的特征和观测机理,及相关观测方法的发展脉络;对几种主要通量观测方法做了概要说明;并对目前全球陆气、海...

  • 08月16日

    一次自上向下发展的高原涡的多尺度动力学分析

    高原涡作为经常给我国带来暴雨等灾害的天气系统,其形成一般认为是通过感热和潜热自下而上激发的,然而,2013年5月下旬发生的一次引发其下游灾害性强降水的高原涡却是由对流层高层天气尺度低涡诱发的。为此,基...

  • 08月16日

    暴雨预报培训设计的关键环节与对策

    对预报员暴雨预报培训强调建立预报思路的训练,重点是建立预报思路,识别和确认暴雨的影响系统(尤其是直接影响的天气系统),判断未来暴雨可能发生时间,地点和降雨量。2010年中国气象局出台了《关于加快气象培...

  • 08月15日

    2020年《气象科技进展》总目录

    ...

  • 08月15日

    低轨互联卫星发展历程及气象领域合作模式展望

    低轨互联卫星系统被认为是当今最新、最有前途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全球范围内气象数据和产品传输、气象移动通信和天基气象载荷探测的业务需求,有效支撑全球气象监测、全球预报和全球服务的实施,...

  • 08月14日

    气候系统研究与HUBEX

    通过中日合作,在这次试验中引入了一些当时在我国科研和业务上还不具备的观测设备,极大丰富了试验中可获取的资料种类,为完成研究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持。1 HUBEX的历史与科学背景1998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

  • 08月14日

    202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联合科学试验

    在2020年典型性梅雨期背景下,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联合科学试验于2020年6月11日启动,开展了10次暴雨过程的联合观测,获取了大量的梅雨期强降水过程观测数据。1试验背景及科学意义1.12020年梅...

  • 08月13日

    板架云(shelf cloud)与飓风(回波)带(hurricane band)

    板架云(shelf cloud,又译作滩云),是一种低空水平楔形弧状云,它的形成与对流风暴的阵风锋(有时是冷锋)有关。板架云附着在对流风暴的云的底部。在板架云的前沿(或外部)可以看到上升运动,而底部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