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 · 2020年第6期836-845,共10页

一次后向传播对流风暴特征及传播机制

作者:武冰路,尹泽疆,王萌,秦睿,程月星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4A气象卫星红外云图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19年5月17日夜间发生在京津冀中部伴有强冰雹、短时强降水和短时大风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VDRAS资料与国家自动站资料进一步揭示对流风暴形成的环境条件以及后向传播的机制。结果表明:在有利于强对流发生发展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下,京津冀中部的对流系统迅速发展。前期京津一带的强对流天气形成较强的东北风冷池出流,与渤海湾的东南气流交汇,在廊坊北京交界一带形成了向南移动的地面辐合线,并触发了对流。由于新生风暴单体与成熟风暴之间的正反馈作用,使得在廊坊北部形成东西向带状风暴系统,造成对流风暴不断向西传播。向西传播的风暴与西北东南向的平流共同作用,最终导致风暴运动方向为西南方向,成为典型的后向传播风暴。

发文机构: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河北分院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北京市朝阳区气象局

关键词:对流风暴后向传播超级单体风暴VDRAS冷池出流convective stormbackward propagationsuper-cell stormVDRAS(Variational Doppler Radar Analysis System)cold pool outflow

分类号: P446[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