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图像处理技术运用于云状的识别中,采用深度学习的无监督学习模型,用卷积自动编码器(CAE)来对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进行训练,由属性分类器SVM对CAE提取云图的特征参数进行属性分类,并结合“属性...
采用普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广西回南天观测系统装备和数据质量中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影响回南天观测设备稳定运行和观测数据准确性的原因复杂,涉及采集器、供电环境、防雷接地、观测环境、安装...
利用2018-2019年广西在各台站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广西区)中上报的故障信息,统计分析广西新型自动气象站设备运行情况。结果显示,2018-2019年广西新型站故障主要发生在汛期,而冬季故障率...
总结了广西强对流天气业务和研究进展,其中重点介绍广西强对流天气业务发展的技术支撑,包括新监测资料应用、数值预报应用的主要技术方法研发和专业化业务系统的建设,此外还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
总结了广西气象局多年来在环境气象研究及应用方面的工作,特别在环境气象观测、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酸雨监测预报、雾霾天气机理研究及生态环境安全研究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气象因素诱发的各类环境灾害的监测及其...
《气象研究与应用》第十一届常务编委扩大会议于5月26日在南宁气象大厦召开。第十一届编委会主任姚才主持会议,编委会副主任林开平、陆虹、廖雪萍及全体常务编委、编辑部人员参加会议。会上,宣读了新调整的《气象...
利用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20年3月26日夜间至27日出现在贺州市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降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高空槽、切变线相互作用的背景下,低空急流加强,地面辐合线触发强降雨云...
...
利用CMORPHGC数据作为基准数据,采用7种统计指数对比分析了V6B IMERG多种产品基于台风“山竹”期间在中国大陆、华南和华东雨区的降水情况。结果表明:(1)IMERG对华南台风强降雨有一定的辨...
利用田东国家气象基本站1955-2019年的气象观测数据,以日最低气温及降温幅度为指标,结合《寒潮等级》标准,统计分析田东县寒潮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田东县寒潮发生频次年际波动大,寒潮频次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