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FS再分析资料(0.5°×0.5°)、常规观测资料对2016年5月2—4日北上黄淮气旋进行研究,着重对比分析其生成与爆发性发展的成因。研究表明,本次过程是高空槽系统东移与低空涡旋叠加的过程,50...
为研究吉林夏季降水区域异常变化特征,采用REOF分析方法对吉林省夏季降水进行了区域分型,并通过周期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分区夏季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依据REOF分析结果可以将吉林省夏季降水异...
采用降水观测资料、高空及地面实况资料对2013年8月12日伊春地区南部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高空低涡配合地面气旋,暴雨发生在高空急流强辐散区与低空急流出口区交汇处,高层辐散、...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及天气雷达资料,对2018年6月27日吉林省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风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强对流过程发生在横槽转竖引导干冷空气南下和低层...
利用1961—2018年吉林省46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线性趋势分析、M-K检验方法等,对吉林省年、季降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呈现弱上升趋势,趋势系数只有0.48mm/a;在各季...
利用2012年千烟洲全年的天空状况、气压、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湿度、风速、水汽压等气象资料,着重分析了气象因子对人工针叶林蒸散的影响特征,通过对数据的质量控制及插补,使用回归分析和...
利用1958—201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长白山气象观测资料,结合国家气候中心下发的大气环流特征量数据,分析了长白山冬季异常偏冷年(平均气温距平≤-2℃)的气候特征。结果发现异常偏冷年年数...
利用1965—2014年50a的吉林省52个基本气象站的气温、降水、湿度和风速等逐日气象资料,计算其旅游气候舒适度和综合气象旅游指数,通过聚类等方法对吉林省进行旅游气候资源区划,并采用两种区划方案。结...
利用2018年4-8月吉林省东部靖宇和西部白城云凝结核(CCN)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两地CCN浓度、CCN日变化和CCN活化谱等特征。结果表明:两地CCN瞬时数浓度变化范围均较大,平均数浓度比较接近,差...
应用2012-2014年ECMWF集合预报24h降水预报数据和相应的吉林省内55个气象站点降水实况数据,考虑了吉林省夏季降水区域性特征,根据不同统计量的集合降水预报产品分布曲线和实况降水的概率分布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