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农村经济 · 2003年第12期 9,共1页

积极应对入世 加快济宁农村经济发展

作者:郭淑惠

摘要:济宁是山东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和花生、大蒜、水果、蔬菜的重点产区,林、牧、水产业在全省所占的比重很大,是山东的农业大市。但是由于分散经营、规模狭小、劳动生产率低,基本上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小农经济,主要农大品的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我们别无选择,只有遵循世贸组织的规则,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来组织农业的生产和经营,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腾飞,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结合济宁的实际,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取积极措施:第一,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农业地位,并尽快形成支持保护农业的合力。必须参照国际规则,深化农业

发文机构:济宁市市中区农业局经管站

关键词:入世济宁市农村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农村经济结构

分类号: F32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