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雯,刘永涛,赵俊峰,王秀珍,赵红格,丁富峰
摘要:从地震解释角度看,层拉平是一种古地表重建技术。由于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地震层拉平无法精确恢复倾斜地层厚度、压实地层厚度和地层水平伸缩量。为此,从地震层拉平的技术原理出发,首先将该技术与其他恢复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然后通过增加地质条件约束或对原有技术方案进行改进,最大限度地降低恢复误差对恢复结果的影响,使地震层拉平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地震解释的各个环节。并得出如下结论:(1)在楔状层序顶、底界面夹角小于15°、地层间隔厚度小于1000m的条件下,可利用沿层切片近似代替地层切片预测薄储层;(2)当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压实作用差异较小时,可先利用地震层拉平技术恢复剥蚀地层厚度,进而利用修正的残余厚度法恢复古地貌;(3)对于一般地区而言,恢复主成藏期的古构造形态不用再做压实校正,在提高恢复精度的同时,也增强了古构造恢复的油气地质意义;(4)针对构造变形不甚强烈地区,可利用地震层拉平技术近似代替平衡剖面分析构造演化。这些结论可进一步促进地震层拉平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中的深化应用。
发文机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长庆分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
关键词:地震层拉平地层切片沿层切片古地貌古构造构造演化平衡剖面鄂尔多斯盆地seismic horizon-flatteningstratal slicehorizontal slicepaleo-geomorphologypaleo-struc-turetectonic evolutionbalanced cross-sectionOrdos Basin
分类号: P631[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