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开发情报 · 2001年第4期 1-17,共17页

阿拉斯加普鲁德霍湾油田分流河口沙坝砂岩的渗透率特征:横向岩芯如何降低三角注储层开发的风险

作者:Tye.,R,吴官生,等

摘要:在阿拉斯加普鲁德霍湾油田,构造顶部井位的石油几乎完全产自细粒的三角洲砂岩。三叠系lcishak组中分流河道和分流河口沙坝岩相组合构成了产层带,但在低渗透率分流河口沙坝沉积物中油井心尽量提前完钻,以避免高气/油气比。复杂岩性兼有的薄轻油柱和上覆的高可动气顶对井的设计、外探和完井提出了挑战。为了精确地评价分流河口沙坝砂岩中渗透率的横向变化趋势,沿最新的开发井1000ft(304m)的水平距离进行了三次常规取芯[大约120ft(36m)]。取芯层段由七个岩相构成,全部为细粒砂岩。各类岩相渗透率值比较结果证实了显著且一致的变化趋势。六个岩相具有的平均横向渗透率介于12-40md。第七类岩相(岩相7)的平均横向渗透率为129md。孔隙度和垂向渗透率也具有类似的型式。普鲁德霍湾油田中分流河中沙坝沉积于受河流控制的三角洲朵体中,在此河口处沉积物的分布受到沉积物卷流和盆地底部之间的摩擦而控制。洪水期间,在分流河道之间分流河口沙坝的顶部或最近源部分沉积了分选最好和可渗透性最强的沉积物(即岩相7)。沉积学和岩相学数据确证了岩相和渗透率之间的紧密联系。与更均匀高能传输条件下沉积的岩相7砂岩相比,由不稳定流动条件沉积的砂岩(如紊流冲刷、间歇性波痕移动)很可能分选不好,并含有较多的粘土和褐煤有机物质(一般为披盖层和条带。少数量的泥质和褐煤薄层作为菱铁矿胶结沉淀的集结地,并促进了石英颗粒的压实溶解作用,明显降低了岩相1到6的渗透率。根据从分析这些岩芯得出的认识可以减少在分流河口沙坝沙岩中完所 伴随的风险。针对分流河口沙坝沉积物的目标位置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优化:(1)利用现有井的数据绘出等时三角洲岩相组合图;(2)识别分流河道和分流河口沙

关键词:油田砂岩渗透率岩芯分析风险油田开发完井岩相

分类号: 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天文地球—地质学]P58[天文地球—岩石学][天文地球—地质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