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020年第5期1028-1037,共10页

南海北部深水区古近系沉积体系的东西差异及对烃源岩分布的影响

作者:陈莹,韩银学,边立曾,曾清波,郭帅,纪沫,杨东升,王龙颖

摘要:为了从机制上解释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和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差别大的原因,从盆地结构、物源体系和沉积充填等基础地质条件出发研究两个盆地深水区的成盆、成烃条件,重点聚焦于古近系主要烃源岩发育时期的沉积充填特征,探索其烃源分布模式,为客观评价南海北部深水区资源潜力提供参考。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早渐新世的沉积体系构成差异大,与当时的盆地结构和物源背景的差别有关。早渐新世是南海北部深水区主力烃源发育期,珠江口盆地深水区为断-坳结构,深水区白云、荔湾凹陷分别具有各自统一的沉积、沉降中心,接受周缘隆起带和盆外古珠江水系的大型物源注入,在海湾环境下发育大型三角洲体系;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为断陷结构,在南北两侧台阶和中央低地发育多排具有一定分隔性的小凹陷群,受海南岛南部水系和越南秋盆河水系等短程物源的影响下,在封闭-半封闭海湾环境里发育障壁海岸体系和一系列小型三角洲。由于沉积体系控制烃源岩的类型和分布,从沉积体系构成差异的角度,探讨了两个盆地深水区烃源分布模式的特点和有利烃源分布区。

发文机构:中海油研究总院 泰和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海陆过渡相烃源岩三角洲-海湾体系物源体系盆地结构沉积体系古近系南海北部深水区marine-to-continental faciessource rockdelta-bay systemprovenancebasinal structuresedimentary systemPaleogenedeep waters of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TE121.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