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020年第5期1083-1091,共9页

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剩余压力梯度与油气分布关系

作者:刘华,李君,冯月琳,郝雪峰,林红梅,袁飞飞

摘要:为了量化表征超压对油气运聚和分布的关系,综合利用录井、测井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在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地层流体压力预测的基础上,计算了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剩余压力梯度,并分析了剩余压力梯度变化规律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渤南洼陷沙三段富含油气且超压普遍发育,深洼带剩余压力较大,剩余压力梯度最高,其次为陡坡带和断阶带,缓坡带剩余压力较小,梯度最低。受超压中心分布的影响,各地区油气运移动力条件及其油气富集空间存在较大差异:超压中心区油气运移动力较强,高剩余压力梯度主要分布于断层附近,油气多富集在渤深4断层附近;近超压中心区砂体侧向输导阻力不同,高剩余压力梯度主要出现在非均质性较强的地层中,剩余压力梯度较低的地区是油气运聚的指向区;而远离超压中心的地区剩余压力较小,油气运移浮力作用明显占主导,剩余压力梯度与油气分布关系不明显。

发文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 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国家功能实验室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超压剩余压力梯度剩余压力油气分布沙河街组三段渤南洼陷渤海湾盆地overpressureexcess pressure gradientexcess pressurehydrocarbon distributionthe 3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Bonan SagBohai Bay Basin

分类号: TE122.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