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公众参与的意愿,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参与动机、期望、阻碍参与因素和个人基本特征四方面影响公众参与意愿的潜在因素。以我国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宁夏回族自治区...
水资源利用秩序反映了水资源供给侧效率和需求侧公平的程度。采用秩序模型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8—2017年的水资源利用状态进行测度,通过测量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差距的变动状况度量公平程度,使用数据包络...
对跨区转移的水资源用水效益及其增值进行测算,可以为区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利益协调提供基础的参考和决策依据,保障不同用水主体之间用水利益的公平共享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对各用水部门水资源用水效益评估的基础...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的进步,而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工业废水排放的增加及对水环境的破坏。通过建立城镇化与工业废水排放之间的STIRPAT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对工业废水排放的具体影响。...
将水足迹理论引入流域上下游间用水和排污冲突评估,通过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表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用水和排污的需求,并进一步得到蓝水和灰水足迹的可持续性,用来代表流域水环境承载状态。最后基于粗糙集理论,量化...
水价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促进节约用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城市现状居民生活水价及水价承受能力,得出3方面结论:国内外城市一般采用全成本水价定价方法,考虑供水的资源成本、工程成本和环境成本,发...
阐述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运行成本的构成要素,从体制机制、运营管理、成本管控、风险管理等四方面,分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运行成本降低的制约因素,并探索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成本降低途径与措施,以期为发挥南水...
基于长江经济带38个城市2007—2015年的相关数据,通过SBM模型测量各城市的水污染治理效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各地方政府之间在引资和科技创新投入方向的竞争对地区水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水利审计在水利改革发展中具有基础性、预防性和过程性监督作用,是“水利行业强监管”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免疫系统”功能也为强监管提供支撑。目前水利审计“免疫系统”在强监管中未能充分发挥功效,通过分析水...
为积极践行新时期“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围绕“强化工作指导、实施严格监管”的水库移民工作新思路,水利部积极组织开展了新形势下的水库移民监督检查工作。结合2019年水库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