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 · 2020年第5期22-27,共6页

九江地震台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及意义

作者:鲍志诚,吴华武,查小惠,赵影,范卫星,许志山,陈江贻

摘要:在地震地下流体研究中,地下水补给及循环过程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目前研究该过程的常用手段。通过对九江地震台2井地下水、大气降水及周边天花井水库水、马尾水高山泉水的样品进行氢氧同位素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降水相比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变化更为稳定。夏半年,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与降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降水量效应;冬半年,与温度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温度效应,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降水效应和温度效应。氢氧同位素及过量氘揭示地下水在下渗补给前经历了明显的蒸发分馏作用,并与围岩进行18O交换,δ18O与δD计算的补给高程分别约为647m、440m。九江台地下水总体属于大气成因型,循环过程为较稳定的裂隙水补给形成承压自流井。

发文机构:江西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九江地震台氢氧稳定同位素地下水降水补给来源Jiujiang seismic stationhydrogen-oxygen stable isotopegroundwaterprecipitationsupply source

分类号: P641[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X523[天文地球—地质学]

来源期刊
水文

水文

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