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 · 2020年第6期10-15,23,共7页

中国区域三源融合降水产品的改进效果评估

作者:孙帅,师春香,潘旸,谷军霞,白磊,苏传程,韩帅,孙金森

摘要:高质量、高时空分辨率的网格降水产品对于智能网格预报、水循环、地气相互作用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对原三源降水CMPAS(CMA Multi-source merged Precipitation Analysis System)进行了升级,进一步融合了质控后的国家级非考核站降水信息,研发了新的三源降水产品CMPAS_new。利用中国气象局的站点观测数据和水利部降水观测数据对CMPAS和CMPAS_new降水产品进行检验评估,并与CMORPH、GPM降水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MORPH、GPM、CMPAS和CMPAS_new降水产品都能够合理地反映出中国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使用中国气象局逐小时站点观测进行检验评估,从误差时间序列可以看出,融合了非考核站降水观测的CMPAS_new优于CMPAS;使用水利部日降水观测数据进行检验评估,从误差时间序列、均方根误差空间分布可以看出,CMPAS_new优于其他三种降水产品,CMPAS优于GPM,GPM优于CMORPH,未来可将三源降水的背景场CMORPH替换为GPM。从个例分析看,CMPAS_new较好地监测到了四川中北部地区的降水,在广东省惠东县高潭镇强降水监测上,CMPAS_new与站点观测更为接近,能够较好地反映出高潭镇此次极端降水。

发文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广西区气象信息中心 山东省诸城市气象局

关键词:降水CMORPHGPMCMPAS非考核站precipitationCMORPH precipitationGPM precipitationCMPAS precipitationnon-assessment station

分类号: P339[天文地球—水文科学]TV125[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来源期刊
水文

水文

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