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地球科学 · 2020年第12期1687-1699,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大北地区超深储层裂缝特征及其对储层控制作用

作者:史超群,王佐涛,朱文慧,蒋俊,张慧芳,周思宇,娄洪,左小军,李刚,王振鸿

摘要:综合采用岩心描述、薄片观察及成像测井解释等方法,多尺度定量表征了库车坳陷大北气藏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裂缝特征,对裂缝的线密度、规模、视倾角等参数特征及其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垂向上,裂缝的线密度上低、下高,规模上大、下小,视倾角同样上大、下小;在平面上,裂缝线密度翼部高、核部低,视倾角翼部低、核部高。研究区发育四大类组合方式的构造裂缝,包括雁列型、伴生型、错断型和破碎带型,各类构造裂缝在断背斜尺度上的分布存在差异。其中,前3种类型在垂向上主要分布在目的层中上部,平面上则位于断背斜核部;第4种一般纵向上位于目的层下部,平面上位于背斜翼部等。不同规模的构造裂缝对储层均有沟通孔隙、增强溶蚀和改善物性的作用,进一步改善了储层产能。在4类裂缝组合方式中,第4种组合对储层的改善较弱;而前3种组合的储层物性则相对好,是相对有利区。

发文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资源勘查处

关键词: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构造裂缝超深储层裂缝组合Kuqa DepressionKelasu Tectonic BeltCretaceous Bashijiqike FormationTectonic fractureUltra-deep reservoirFracture combination

分类号: TE122.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