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地球科学 · 2020年第11期1537-1547,共11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平台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作者:蒋赟,潘世乐,秦彩虹,蒋峥文,朱文军,张明峰,孙国强

摘要: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平台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主要发育河流相碎屑岩沉积,通过对钻井岩心样品中主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下干柴沟组下段中稀土元素总含量(∑REE)分布在125.96~169.91μg/g之间,平均值为151.11μg/g;(La/Yb)_N值在8.99~11.29之间,平均为9.91;(La/Sm)_N值分布在3.42~4.10之间,平均为3.80;(Gd/Yb)_N值分布在1.51~2.25之间,平均为1.73;总体上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且Eu负异常的特征。Ceanom异常指数与La_n/Yb_n值表明当时沉积水体为氧化环境且沉积速率较快;重矿物组合以石榴石、磁铁矿、锆石、白钛矿和绿帘石为主,含少量电气石、榍石和角闪石。稀土元素和重矿物分析结果表明平台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物源区岩性以花岗岩和沉积岩为主,少量来自碱性玄武岩。构造背景以大陆岛弧环境为主,通过对比周缘老山的构造背景及基岩类型,认为其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塞什腾山西段。上述研究为平台地区沉积体系的精细划分和寻找有利储层砂体提供了地质依据。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稀土元素重矿物下干柴沟组下段平台地区柴达木盆地Rare earth elementHeavy mineralLower section of Xiaganchaigou FormationPlatform areaQaidam Basin

分类号: TE122.11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