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 2020年第3期86-93,共8页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致密河道砂岩气藏高产井地震模式及井轨迹设计

作者:朱讯,肖富森,洪海涛,王小娟,关旭,邹娟,李明秋,杨广广,干大勇

摘要: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为典型致密气次生气藏,勘探开发潜力大,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之一。前期单纯依据河道的刻画成果部署井位,获得的产能与预期存在明显差异。为明确沙溪庙组致密气高效开发井位部署模式,在多手段河道刻画基础上,综合实钻井岩心、测井、地震预测成果,开展致密河道储层产能主控因素分析及地震响应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中地区沙溪庙组河道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致密特征,孔渗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属于孔隙型储层,气井产能主要受河道砂岩优质储层发育程度、储层富气程度以及压裂改造三大因素控制。②沙溪庙组优质河道砂体越厚、泥质含量少、储层厚度越大、物性越好,砂体底界波峰反射越强;利用河道砂“亮点”波峰最大振幅能量属性能有效区分优质砂体储层分布位置,并与实钻井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③地震正演结合实钻井分析建立了浅层致密河道气藏高产井模式为“强振幅‘亮点’+低泊松比+垂直(大角度斜交)最大主应力方向”,利用该模式部署试采井实钻,强振幅区内Ⅰ、Ⅱ类储层钻遇率超过80%,测试单井平均无阻流量由2018年的31.8×10^4 m^3/d提高到84.5×10^4 m^3/d。

发文机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四川盆地致密气中侏罗世沙溪庙组河道砂部署模式Sichuan BasinTight gasMiddle JurassicShaximiao FormationChannel sandDeployment mode

分类号: P61[天文地球—矿床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