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年第4期79-86,共8页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结构红利”吗?

作者:何里文,刘伟

摘要:要素的有效配置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在经典钱纳里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人力资本,基于扩展的理论范式首次研究了我国2001-2012年要素再配置效应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现阶段我国农业较快增长主要源自要素尤其是资本的驱动,传统的要素密集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依然明显,要素再配置的"结构红利"极为微弱。资源在农业各部门间的错配导致了要素再配置效应的低下,而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中资源错配的本质原因在于地区及部门间的垄断保护等扭曲性的制度安排。提高要素再配置效应,释放"结构红利",关键在于不断突破阻碍要素自由合理流动的制度藩篱,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发文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农业发展要素再配置结构红利制度扭曲agricultural developmentfactor reallocationstructure-bonussystem distortions

分类号: F302.5[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