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年第4期108-113,共6页

村社空心化的形成及其治理逻辑——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

作者:武小龙,刘祖云

摘要:乡村社会能否有效运行与村社的内聚程度及其结构功能紧密相关。“村社空心化”即是在村社结构不能有机整合导致对应功能运转不畅所引发的乡村社会整体运转失序的一种状态。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下,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的考察,认为现阶段“村社空心化”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表现形式:集体层面的“权威空心”、精英层面的“人才空心”、个人层面的“合作空心”。研究认为,“共同体”是应对村社“空心化”困境的一种有效路径,可以通过“村社共同体”的重塑和“城乡共同体”的建构,来消弭“村社空心化”的多重困境,维持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

发文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结构功能主义村社空心化村社共同体城乡共同体structural functionalismvillage hollowvillage community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

分类号: C912.83[经济管理][社会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