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年第3期 126-131,共6页

丝绸之路陇右南道甘肃东段的形成与变迁

作者: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

摘要:丝绸之路陇右南道形成于春秋时期,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获得初步发展。西汉时期,在原有西行道路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经张川、秦安、静宁、通渭、定西、榆中至兰州西固渡黄河通青海或河西的官道,称为陇右南道东段北线。东汉以后,随着行政中心南移、沿线人口减少和自然环境的劣化以及畜牧经济的发展,北线逐渐衰落,而经清水、天水、甘谷、陇西、渭源、临洮、临夏入青海的南线秦州路逐渐成为西行主干道。至唐代、北宋,陇右南道甘肃东段南线更加繁荣。但由于受区域政治形势的影响,唐代陇右南道东段北线与南线个别路段走向发生了改变。北宋以后,陇右南道秦州路趋于衰落,逐渐被由关中西入平凉,翻越六盘山至隆德、静宁、会宁,再翻越华家岭,经定西至兰州的新线路取代。

发文机构: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丝绸之路甘肃东段形成演变the Silk Roadthe east Gansu partformationevolution

分类号: K928.6[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